×

登录vrpinea

2023年09月22日

长谈|《老缪聊科技》吴德周专访:参与到下一个计算平台从0到1的过程中,会是一件非常性感的事情

作者:VRPinea



吴德周

前锤子科技合伙人

AR创企ARknovv创始人兼CEO


Key point

我自己是有那种冲动和内心激情在的,希望去做一些更有挑战的事。我觉得,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参与到,下一个计算平台从0到1的过程中,将会是一件非常性感的事情。



(VRPinea2023年9月22日讯)第一代华为手机人,参与研发第一款华为手机U626、第一代荣耀手机U8860,华为荣耀产品线的总舵手,锤子科技坚果手机系列的掌舵人……


他曾经的身份有很多,是手机圈内从业近二十年的“功成名就者”。现在,他选择重新出发,他就是本期《XR长谈》的主人公,AR创企ARknovv的创始人兼CEO,吴德周。

(吴德周)



01

吴德周眼中的“AR”


Q1:您作为第一代“华为手机人”,见证了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完整演进过程。现在有很多人都认为AR眼镜会成为取代智能手机的下一代个人终端,您觉得这个说法靠谱吗?


其实在华为做手机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说,也许是五年后、十年后或者更长的时间,未来什么样的产品可以替代掉手机。


那时候的AR,可能相对处于更早期,还在Google Lens的那个阶段。所以当时大家是相对看好AR/VR的,觉得这样的产品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未来可能也是有机会成为替代手机的下一个计算平台。


我是在2021年底左右,开始创建致敬未知的。在通过进一步了解AR行业之后,现在更坚定了,AR一定会是下一代的计算平台。


未来也许不一定是替代手机,但它也一定会成为主流的一种个人信息终端。


就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关系一样,手机其实非常主流,大家也感觉它什么都能干,但是还没有完全替代掉笔记本电脑。


所以我觉得未来也许不一定说,AR眼镜就一定会完全取代手机。但是有可能用户使用AR眼镜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比使用手机的时间更长。

(ARknovv新品发布会画面)



Q2:目前主流的AR眼镜存在一个天然的矛盾点:智能可穿戴设备一定要保持轻薄,但是在电池领域没有大跨步式的演进之下,怎么去支撑AR眼镜长时间的续航?


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AR确实还在一个行业的早期。所以我们不能拿现在手机的状态,来看当前阶段的AR眼镜。


早期手机的功能也非常简单、屏幕非常小,那时候,我们都没法想象手机会变成整个外表面都是屏幕,而且四边都是只有一个非常窄的边框的形态,但是现在这些都实现了。


技术一定是在快速发展的,核心的是,有什么样的点,能够推动产业链去高速地发展。


所以你刚才提到的续航问题,在短期内它可能不会有很大的一个进步,就像我们这次做的ARknovv A1一样,我们并没有把它往一体机上做。


因为我觉得可能短期内,ARknovv A1如果要作为一款真·AR的眼镜,它是没法解决算力、功耗和续航上的平衡。我们反而是认为应该要去解决,AR行业里面当前最核心的点。


我自己认为最核心的是大家买AR眼镜到底用于做什么,也就是AR眼镜的应用场景。也许应用场景突破了之后,大家就会愿意去用它了。


当AR眼镜在某一部分人群里面先去用起来,然后未来逐渐地扩大到普通用户,那时候就一定会推动产业链在这上面的投入。


那至于现阶段,怎么去解决电池的问题、续航的问题。其实行业里面有很多种解决方法,就像苹果Vision Pro一样,Vision Pro也没有完全解决电池的问题,它还是外接了一个电池模块。

(苹果Vision Pro主机及电池模块)


所以我们ARknovv现在第一代的产品,我们是连接手机使用的,AR眼镜共享手机电池。但连接手机以后,它的线缆可能会比较长,确实会给用户带来一些不便。


我是觉得未来还是要连接一个主机,或者一个类似供电的中心,但它可以让这个线更短,它可以是颈挂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的形式。目的就是让用户在一个比较方便的状态下,去使用AR眼镜。


但这样的形态可能还没有到达一个终级形态,比如说无限接近于现在的普通眼镜,可以非常轻便的戴出门、可以续航24小时,可能还没到那样的阶段。

(ARknovv A1宣传图)



Q3:目前C端市场的AR眼镜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单色Micro-LED屏幕,具备显像功能,另一类是智能投屏眼镜,还有一类就是像ARknovv这样的真·AR眼镜。您觉得说,这三种不同的技术路径,有哪一条是能够快速走出来的,还是说会形成一个长期并存的状态?


我觉得AR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产品定义,这可能也是这个行业吸引大家的地方,因为它还没有被完全被定义,厂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定义这个产品。


大家的选择可能会不一样,有人选择主要用于投屏、看视频,也有人选择更方便的一体机形态,做信息提示。


我们的选择是,我们希望产品是可以戴出门的,可以跟现实做融合、做交互。我觉得没有对错,核心是取决于大家的出发点以及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


我们确实是属于相对比较晚进入到这个行业,又赶上了AI的大爆发。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去做这种跟现实中融合的真·AR眼镜,已经成为可能。所以我们是非常坚定的,瞄准着这个方向去定义我们的产品。

(真·AR眼镜网络概念图)



Q4:您认为,AR真正意义上在C端爆发的时间点或者说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这个其实也是所有投资人都关心的问题。AR是正确方向,是下一个计算平台,其实大家都有很强的共识。但对于AR什么时候爆发,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理解。


我自己的理解是,AI的大爆发让我们看到了,AR拐点出现的时间,可能会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其实基于现在的供应链,已经能够做出一些用户体验还不错的产品,让用户去用起来了。


我自己有个判断,可能未来三年,AR眼镜是有机会做到单款过百万销量,这样一个milestone(里程碑)。


AR眼镜未来到底在哪个点上大爆发,或者是有一个非线性的转折点。那个点其实也许没那么大,可能就是在那个点上,我们找到了AR眼镜的Killer APP。

(“百万销量”)



02

AR新军——ARknovv


Q1:AR眼镜的光学技术方案其实有很多,为什么ARknovv会选择自由曲面,这样一种可能看起来比较“老”的方案呢?


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大家对自由曲面这个技术的误解,自由曲面其实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以前Google Glass用的是自由曲面,爱普生AR眼镜前面也用了自由曲面的技术,然后在其它的投影功能的设备上,也有自由曲面的技术。


我当时为什么选择自由曲面的方案,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多投资人问我的问题。刚好也趁这个机会,我可以一并回答一下。


核心的点其实非常简单,我们的战略是要做一款可以戴出门的消费级AR眼镜。那要可以戴出门,就意味着眼镜必须要有足够高的透过率,不影响用户看现实世界,这是第一个出发点。


当然,一个真·AR眼镜是要能够产生内容,能够跟物理世界去交互的。那就意味着它需要有一定的算力,能够去运行一些算法,然后才能够有一些应用的场景,这是第二个出发点。

(自由曲面镜片)


我们去选型的时候就发现,能够满足我们高透过率要求的只有两个方案,要么自由曲面,要么光波导。因为BB的方案决定了,它的透过率天然就比较低,20%-30%透过率,在相对暗一点的场景,可能就不适用了。


再说回光波导,确实我们也觉得光波导可能会更接近普通眼镜的形态,Micro LED+光波导会是一个相对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光波导的光效利用率特别低,如果要在室外环境看清光波导产品显示的内容,就必须要求有很强亮度的光源。


另外,Micro LED现在整个的技术,可能还是在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它现在还只能做到单绿色,640p×480p的分辨率,那这样的分辨率可以做信息提示,但它可能做不了其他的一些应用场景。


所以,如果我选择了Micro LED+光波导的方案,直接就决定了最后的AR眼镜的应用场景就是信息提示的那些功能。那这样的话,我们的品牌定义就很难和其他产品,真正地形成差异化的使用价值。

(光波导镜片)


而且我们现在也不认为,一个主打信息提示的眼镜,会有消费者愿意花很高的价钱去购买它,因为它的可替代性会更多。


相反地,自由曲面技术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是和耐德佳一起推动的这次的光机3.0。我们看到实际产品的时候,觉得还是很震撼的。


戴着眼镜的时候,完全不影响我们看现实世界。然后因为它光效利用率很高,可以做到35%左右,在室外的时候,入眼亮度也非常好,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眼镜屏幕里面的显示内容。


当然,自由曲面有它的缺点。镜片可能还是会略微厚一点,所以我们的产品设计上,也在尽可能地去规避这个不足的点。


我们选择自由曲面技术,并不意味着说它就是我们ARknovv A1这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只是说它能够在现阶段,让我们把想要做的产品,功能可以实现得很好。我们对技术路径的选择是不设限的,我们的产品会选择当时阶段最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耐德佳自由曲面钻石Pro光学解决方案)



Q2:我是锤子手机的老用户,Smartisan OS是我一直不愿意更换其他品牌新一代手机的主要原因。这次的ARknovv,其实也做了一套自研的Aladdin OS操作系统,您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布局呢?


其实现在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大家在硬件的选择方案上,在应用场景上会做的不太一样。那如果想要做到一个很好的体验,只做硬件或者只做软件,可能在短期内都是行不通的。


如果想要给用户一个真正好的体验,可能是需要将软件、硬件和算法等集成在一起,集成一个具有很好体验价值的产品给到用户。


我们现在是基于安卓的平台,后面我们可能也会让Aladdin OS可以跑在iOS的平台上。


我们希望说,能够基于Aladdin OS的系统和平台,让用户能够参与进来。未来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去用我们的工具,非常快速高效地去产生内容,这是核心。所以在自研操作系统这件事上,我们肯定会坚定地做下去的。 

(ARknovv新品发布会画面)



Q3:这次发布的ARknovv A1其实有两个版本,一个普通版本,一个HD版本。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到有AR厂商去推HUD的版本,目前AR眼镜的产品形态会不会对开车产生影响?另外,可能现在的一些智能汽车,本身就搭载了HUD的功能,会不会出现一个重复性的冲突?


首先,HUD能够给驾驶员带来的体验是很好的。以前是标配在一些高端车型上,比如说40万以上的车才标配,因为它的成本比较高。然后现在是逐渐地会标配在更多车上,这是个趋势。


其次,HUD分为好几种。现在用得最多的是WHUD,比如说理想L9,配的就是WHUD。


WHUD的视场角很小,能够显示的信息其实是比较少的,它可能更多的是替代了以前的仪表盘上的一些简单信息。


然后AR HUD可以算是下一代的技术,它能够实现显示信息与车道的融合、与实景的融合甚至与行人的融合。


因为它是前装,它可以接入车辆所有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数据。以华为的AR HUD产品为例,它的视场角只有12度,但是体积很大,有27L。


然后HUD只能够放在驾驶员的正前方,那里是车辆设计最复杂、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地方。所以,一个体积不小的HUD部件,其实是会限制到很多设计方案的,而且它成本还是很贵的。

(WHUD产品效果图)


那AR眼镜的优势在哪里呢?第一,是AR眼镜的视场角可以更大,我们现在推出的初代产品ARknovv A1就有38°的视场角。

第二,未来我们非常希望跟互联网车厂、新能源车厂等一起合作,让我们的产品能够接入他们的车机系统。那样的话,算力也好、传感器的数据也好,其实都是来自车机。AR眼镜更多负责的是,显示和SLAM的定位。

这个时候,视场角更大了。所有信息都显示在驾驶员正前方,并且这些辅助驾驶的信息和实景都是融合的。这样的驾乘体验,一定远好于现在的大屏车机。


然后是刚才提到的,可能现在AR眼镜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镜片还稍微有点厚。我带着ARknovv A1 HUD试驾过自己的车,可能需要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


就像我们刚刚配好一副眼镜的时候,都会觉得,好像一下子有点不舒服,可能适应一两天,就没事了。


ARknovv A1 HUD也是一样的,它是不会影响驾驶员视线的。但是可能现在还没有做到普通眼镜的重量,所以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我是觉得,当这个体验足够好的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上这个功能。而且我也认为,这个可能会是未来的趋势。

(ARknovv新品发布会画面)



Q4:您在以前在荣耀时期,提倡过一个产品理念:“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最容易的事”。您认为,在ARknovv这个新的品牌上,“正确的事”是什么样的一个方向?


“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最容易的事”,我自己是一直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的。我们现在也确实是在这么做的,我们是非常坚定地说AR是未来的方向,它就是正确的事,我们会围绕这个事情持续地去做。


第二,我们既然做AR眼镜,就希望能够让AR回归本质,AR的本质就是增强现实。所以我们第一款AR眼镜的产品,就是带摄像头的,希望它能够看清物理世界,能够跟物理世界去做融合、做交互,这个是我们认为正确的事。


刚才也有提到,我们期望AR眼镜未来是可以戴出门的。现在,AR眼镜在室内完成一些算法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室内的特征点可能会更多,户外的难度是大于室内的。


所以说,我们确实选择了一个可能是正确的,也确实是有难度的方向。但是这块如果我们突破了,它就是我们的技术壁垒。

(ARknovv A1宣传图)



Q5:从华为荣耀到锤子科技,再到新石实验室,您的产业链管理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能否透露一下ARknovv未来的市场战略是什么样?ToC?ToB?还是B+C?


ARknovv未来的战略方向,我们一定是要做消费级的,一定是ToC的,这会是我们最大的战略方向。


当然,确实我们现在也在合作一些ToB的场景,但它是区别于那种工业场景的,就是需要定制专用AR眼镜方案,这个不是我们现在的战略方向。


我们希望说,ARknovv服务的是C端用户。就是产品硬件上都是一样的,然后只是在一些应用场景或者销售渠道上,我们会通过B端来触达C端。


因为我们的核心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快速触达更多的用户,然后得到他们的反馈,进而不断迭代我们的产品。

(ARknovv A1宣传图)



03

结语


吴德周的身上,似乎永远不缺乏重新出发的勇气。他在2016年时曾如是说:“我的手机十二年,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手机时代巨变的十二年。一个个巨头的不断消失,一颗颗新星的不断升起,科技的发展让飞速发展的中国和世界焕然一新。下一个划时代产品是什么?下一个赢家又是谁?我愿意再次出发,去遐想,去参与。”


他如今又这样说道:“我做手机的时间确实很长了,快做了17年的手机。我自己是有那种冲动,或者说有一些内心激情,希望去做更有挑战的事。我觉得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参与到,下一个计算平台从0到1的过程中,那会是一件非常性感的事情。”


本文属VRPinea原创稿件,转载请洽:brand@vrpinea.com



评论



返回
上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