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vrpinea

2021年07月09日

虚拟偶像经济,都谁在买单?

作者:VRPinea


(VRPinea 7月9日讯)小伙伴们知道王一博、吴宣仪的经纪公司乐华娱乐公司吗?近日,知名造星公司乐华娱乐旗下虚拟偶像A-SOUL成员著作权的拥有者,变更为字节跳动100%控股。这也就意味着字节跳动入局虚拟偶像已成定局,而字节和乐华的合作从商业逻辑上来说也十分合理。



字节在算法技术和平台上有着无可比拟的雄厚实力,乐华则对偶像的打造有着天然的内容和宣发优势。乐华主外、字节主内,A-SOUL的成功似乎水到渠成。


而前不久,以二次元著称的小破站的CEO在12周年主题演讲中透露,这样的虚拟偶像/主播在B站有32412个,同比去年增长了40%。而过去一年,小破站针对虚拟偶像的订阅打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50%。



此外,亦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同比增长70.3%,预计2021年将达到62.2亿元。



虚拟偶像热度不减,虚拟偶像与相关产业的商业价值不断被发掘,越来越多产业与虚拟偶像联系在一起。隔着电子屏幕,身居二次元的虚拟偶像,正在撬动着一个难以估量的新兴市场。


虚拟偶像为何如此火爆?


说到虚拟偶像,就不得不先从偶像先说起。


在P君心里,邓丽君是中国第一个国民级偶像,邓丽君人美歌甜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存在。到后来出现了四大天王、小虎队、周杰伦等,在那个贩卖唱片的年代,偶像歌手们最主要的盈利手段非常简单,销售自己的作品,让粉丝买单。



追星本身就是情感投射寻求自我认同的方式,粉丝对偶像寄于某种特殊情感。而虚拟偶像除了是文化娱乐产品,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层次的消费。



虚拟偶像的美好之处在于其虚拟属性,能够使粉丝从生活的琐碎中进行抽离。虚拟偶像具有高可控性,能够给予公司降低风险系数、避免“踩雷”的回馈。相较于真人偶像,虚拟偶像为粉丝提供了陪伴感,营造出社区氛围,也赋予粉丝更多参与的空间与选择权,从而极大增强了粉丝对偶像的情感归属与集体认同。



虚拟偶像背后的技术,依托的是人工智能和数字艺术的发展。在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和5G技术的发展下,基数庞大、消费能力旺盛的Z世代开始关注和追捧虚拟偶像。与此同时,资本也注意到了这些。随着资本的注入,虚拟偶像的市场越来越庞大。


风口之下,虚拟偶像遭遇的挑战


资本、技术的加入,让虚拟偶像行业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这只是表象。看似一片光明的虚拟偶像行业,存在着无法出圈、变现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和挑战。


虚拟偶像人设单薄,无法破圈


想要接住虚拟偶像这一红利,内容塑造、IP经营偶像破圈这几方面,难度可不小。


首先,国内虚拟偶像目前大多缺少曝光机会,在形象和内容开发上,很多公司往往只是随着热点而行,很难长期完善自身的形象。各公司人设塑造方面千篇一律,内容打造同质化严重。不能保持持久的曝光量,就无法持续吸引流量关注。


虚拟时尚博主 翎


其次,虚拟偶像作为一个二次元文化起源的产物,目前来看还只是二次元圈层内的狂欢。懂得很懂,但不懂的人就怎么都看不明白。当前的真人偶像或明星,通常都是通过电影、电视剧、综艺、歌曲等作品提高曝光率,来吸引流量圈新粉。但是虚拟偶像就只有歌曲这一条路径能获取新粉,这也就导致虚拟偶像出圈困难,直接影响其流量变现和内容变现。


行业内卷严重变现困难,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


在当前市场上,粉丝经济依然是虚拟偶像最重要的变现手段。头部IP主要依靠演出、授权、周边等来获取收益,而腰部和尾部IP由于缺少稳定的粉丝群体,在传播属性上相对较弱,无法迅速获得庞大的流量积累,商业化过程艰难。然而长期依赖于粉丝经济,并不能满足市场,那么虚拟偶像的破圈就是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


无限王者团


此外,虚拟偶像产业内卷相当严重。在虚拟偶像产业上,日本走在了前面,与日本相比,我国的虚拟偶像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存在巨大差距。技术加持后的AI虚拟偶像高效量产,开始加剧了行业的竞争,自身内容创作也变得乏力,整个行业的市场生态需要完善,产业机制也需要继续调整。且其在商业化变现层面没能探索出一个更系统的模式,基本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绊爱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虚拟偶像产业链依旧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布局不成熟,存在盲目模仿国外的虚拟偶像运作模式和文化等问题,仍处壁垒之中。国内虚拟偶像与真人偶像相比在现实世界的竞争力较弱,内容没有细化分类,与现实粉丝群的联系不紧密。


李佳琦和洛天依


再加上虚拟偶像并没有人类的感情,虽然靠程序设定,也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情绪,但还是有所差别,在一些场合还是能感到违和。初音未来和洛天依都曾参加过电商平台的直播活动,但与真人主播相比,他们互动性弱、无法及时回应观众的问题、带货只能讲解、无法亲自测试商品、如果想试吃试喝只能靠真人辅助。虚拟偶像想要完全进入走进大众视野,还是有一段距离。



但从长远来看,P君认为,虚拟偶像作为一个风口,未必不能起飞。


随着Z世代们对于二次元的投入和热情,大众对于虚拟偶像也会改观,圈层壁垒也将慢慢地拓宽或突破。在产业底层技术的完善,如果市场能够摸索理顺商业逻辑,探索出商业变现路径,虚拟偶像这辆车将走得更稳更好!前方道路迷雾还未消散,需要坐稳扶好小心驾驶啊!


本文属VRPinea原创稿件,转载请洽:brand@vrpinea.com



评论



返回
上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