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vrpinea

2020年06月05日

VR人物|杰伦·拉尼尔——从理论上为VR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作者:VRPinea

(VRPinea 6月5日讯)自“VR元年”( 2016年)带来行业的井喷之势至今,各方开发者纷纷下场,在内容、硬件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现如今的VR市场呈现出Oculus“一超”,索尼、HTC等“多强”的局面。而头显硬件功能同质化、内容匮乏等问题,使得VR行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看着这些外形功能大同小异的头显,人们难免困惑:VR真正理想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如果暂时找不到发力点,不如回到最初的起点,重新开始审视VR这件事情。那么问题来了,VR的起点该从何说起?这里P君就要介绍本周的【VR人物】——杰伦·拉尼尔。


封面.jpg

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

 1960年5月3日出生于纽约

思想家、艺术家、哲学家


“VR之父”


拉尼尔:VR是未来的一种趋势


这个满面胡须、一头脏辫、身材硕大的大叔,怎么看也很难和高技术的VR联系在一起。然而正是他首先提出了“VR”的概念,并从多个角度总结了52条关于VR的定义,从理论上为VR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被称为“VR之父”。


112499955.jpg


拉尼尔开创VR事业的时候,也只是一个20出头、只身来到硅谷奋斗的青年。尽管生活窘迫,但他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情。拉尼尔在刚刚兴起的电子游戏行业开发出了他第一款电子游戏,并给它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月尘》(moondust),这为他赢得了在雅达利的一份工作,并用这笔钱来进行当时被称为VR的实验。


80年代的硅谷,最不缺的就是天马行空和志同道合,拉尼尔与发明了“数据手套”的汤姆·齐默尔曼(Tom Zimmerman)相识。他们同样擅长开发并且热爱艺术,并在1985年和一群游戏黑客合伙创办了VPL research公司致力于将VR事业发扬光大。拉尼尔制造了一场把其推上行业顶端的文化风暴,人们疯狂地庆祝VR的诞生。


图二.jpg


尽管概念由拉尼尔提出,但拉尼尔也从不宣称自己很好的抓住了VR的本质。在他的理解中,VR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它能让人们在幻想与美好的时间里进行更多的、永无止境的交流与探险,这显然比追求权力和毁灭世界有趣得多。


我们无从考究拉尼尔脑中的VR概念从何而来,因为VR本身就是抽象的代言。不过通过拉尼尔的成长经历,或许能够找出些蛛丝马迹。


童年的磨难和幸运


拉尼尔的童年十分坎坷。他的父母是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逃离大城市后,在一个贫穷、治安混乱的地区安了家。10岁时,母亲因车祸去世。而后为了生计,父亲带着幼小的拉尼尔东奔西走,直到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荒地上搭了一处帐篷,算是安了家。在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中,伴随着拉尼尔的是自我封闭、重病住院、新房被意外烧毁、高中辍学等一系列变故。


拉尼尔在自传中回忆儿时的经历:总是感官大于形式,体验大于诠释。小学时,拉尼尔看到了震撼他一生的画作:希罗尼穆斯·博斯的三联画《尘世乐园》,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百态与细节满满的场景,强烈地冲击着他的视觉。小拉尼尔最喜欢一边听着《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一遍欣赏《尘世乐园》——这显然就是VR想要实现的视觉与听觉上的沉浸式体验。他还十分痴迷于乐器演奏,尤其是一种叫“特雷门琴”的电子乐器,因为无需接触任何东西,在天线附近的空气中移动手就可以弹奏它。这种弹奏方式会让拉尼尔有种与虚拟世界接触的感觉——这难道不就是今天的手部追踪吗?


图四.jpeg

特雷门琴


对拉尼尔来说,VR价值也是在于实现童年幻想。少年时代的目之所及,如今深刻地影响着拉尼尔的选择。


而拉尼尔如今集计算机科学家、音乐家、哲学家等多种身份于一体,与他浪漫且理性的性格是离不开的。这种性格的形成,同样要归功于他年少时身边出现的人,他们的存在对有着悲惨童年的拉尼尔来说是一种幸运。


首先是拉尼尔的父母。在选择新家时,他的父母有一个标准:必须尽可能的低调地生活,但不能离优秀的大学太远。母亲莉莉是一个独立女性,拥有自己的内衣品牌,会绘画、跳舞。尽管过早去世,母亲也让拉尼尔明白了选择生活的路很漫长,需要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拉尼尔的父亲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科普编辑、建筑师,父亲让拉尼尔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设计房屋。在父亲的引导下,拉尼尔获得了信仰的飞跃,培养了勇于冒险的精神,并在犯错中成长。


图五.jpg

图六.jpg

拉尼尔自己设计的房屋


父母完成了对拉尼尔性格的塑造,真正将拉尼尔引上职业道路的,是他的邻居——发现了冥王星的克莱德·汤博。汤博很喜欢这个孤独却聪明伶俐的孩子,经常教他做一些镜片手工、用光学望远镜观察星空,这为拉尼尔今后研究VR头戴设备的光学技术埋下了种子。汤博甚至亲自保荐14岁的拉尼尔去新墨西哥州大学读书,攻读计算机科学,这直接改变了拉尼尔的人生道路。


图七.jpeg

克莱德·汤博

自我反叛的出发点:人的个性和尊严


硅谷时代的杰伦 拉尼尔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演讲才能,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在电视上看过拉尼尔介绍VR。不过拉尼尔明白,要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很多时候即使再口齿伶俐,也很难让别人做到感同身受。比如童年的那副《尘世乐园》三联画,整个校园他都找不到第二人分享。因此,拉尼尔的VPL公司推出了一系列VR产品,包括头显、动作追踪手套……尽管价格依旧昂贵,但是这是首次将VR设备推向民用市场的公司。拉尼尔期望VR是一种实现全民信息共享、协作的媒介。


图三.jpg

《尘世乐园》三联画


同时,拉尼尔和硅谷的开拓者们共同开发了互联网的原始概念——信息免费、大众智慧等等。这些思想也塑造了我们现在所知的Web 2.0,在网络公共领域中,人人都有“麦克风”。


图九.jpg


然而拉尼尔的态度在此后发生了转变,开始抨击由自己引领的互联网浪潮。作为哲学家的拉尼尔,看到了网络的对立面——网络的滥用会压制个人声音,而个人的本性将消逝在网络中。在网络中,话语权的下放,每个人都有了表达自己的权利,但是“众声喧哗”往往会导致民意涣散,以至于出现网络群氓使人们被裹挟其中。


在2018年的TED演讲上,拉尼尔也抨击了谷歌和Facebook企图用商业广告来实现对民众的文化霸权,他希望能颠覆整个网络,以免人们被互联网吞没,成为数据瀚海中的小水珠,而泯灭了自己的个性和尊严。


图十一.png


从普及VR,倡导信息免费和大众智慧,再到抨击数字新世界,杰伦·拉尼尔所考虑的出发点,始终都是人的个性和尊严。这种“网络民粹主义”在如今互联网的文化霸权背景下犹如警钟,不断提醒网民反思作为人的价值


而从VR的角度看,扩大用户的感官功能,使其获得沉浸感;完善手部追踪等输入方式,使其获得交互感。VR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体验生活,在VR中,不论是实现童年幻想,还是畅想未来世界,人们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和尊严”。


至于VR未来具体的发展形态会是如何,P君也不敢妄加断言。不过如果要问杰伦·拉尼尔,那他答案一定是:。事实的确如此,相对于目前VR技术大面积集中应用在娱乐社交领域,拉尼尔更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尽快在医疗上,如手术建模,模拟解剖等方面成熟,以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造福人类。


敬!杰伦·拉尼尔!


本文属VRPinea原创稿件,转载请洽:brand@vrpinea.com



评论



返回
上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