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元梦山海”中国虚拟现实创新大赛上海推介会于9月19日在上海市静安区四行仓库百联科创中心的元宇宙数智消费基地举行。

read-normal-img

作为大赛全国路演的江浙沪的核心一站,上海推介会将聚焦XR与数字内容的前沿创新,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优质企业、团队和投资机构,系统介绍赛事亮点、赛道方向及配套政策,开启新一轮虚实融合的产业机遇。

元宇宙数字内容产业联盟秘书长刘畅代表主办方等向参与的领导、企业、创作者们表示了欢迎。与此同时,刘畅首先介绍了元宇宙数字内容产业联盟的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元宇宙数字内容产业联盟成立已有三年,包括超过200家行业会员单位,覆盖行业内容生产的上中下游。元宇宙数字内容产业联盟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协助企业协同合作,抓住新的机遇。 

read-normal-img

随后,他回顾了联盟与青岛崂山区的合作历程,指出崂山在虚拟现实产业方面投入真金白银,且成果显著。特别是去年首次举办的“元梦山海”虚拟现实创新大赛,共吸引200多家企业参赛,12家企业获奖,其中9家实现落地并获得资金和政策支持。

刘畅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崂山区政府的务实态度和力度。今年的大赛将延续四个赛道布局,聚焦文旅、教育、工业和消费应用,最终总决赛将在10月底至11月初与世界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同期举办。他表示,希望更多企业能参与其中,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并在虚拟现实产业高地青岛崂山实现落地与成长。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宋宁宁重点介绍了青岛崂山区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布局。

read-normal-img

宋宁宁主任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青岛崂山区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她介绍说,崂山区自2016年率先提出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的战略构想以来,始终把虚拟现实作为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突破口,持续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多方面投入,逐步形成了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崂山虚拟现实产业园已集聚歌尔、PICO、大朋VR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涵盖从整机制造到光学模组、核心器件、内容制作的全产业链条。园区高端产品的出货量占据全国80%以上,产业示范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依托这一基础,崂山区在产业发展、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全国虚拟现实产业提供了有益的“崂山样本”。

在政策方面,宋宁宁表示,崂山区先后出台涵盖房租补贴、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等在内的“十二条”产业支持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目前,新的支持政策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力争在公平竞争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框架下,继续保持全国一流的政策竞争力。

资金支持方面,崂山区已设立三支产业基金,总规模超过50亿元,涵盖创业投资、产业引导、社会化资本等不同层次,为企业在初创、成长、成熟各阶段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此外,宋宁宁还介绍了“世界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及“元梦山海”中国虚拟现实创新大赛的相关情况。目前,“元梦山海”中国虚拟现实创新大赛已成为全国规格最高、政策力度最大、产业化成效最突出的赛事之一。

宋宁宁表示,今年,大赛将继续在文旅、教育、工业、消费四个赛道全面展开,总决赛将于10月底至11月初在崂山举行,与大会同期同地举办,打造产业、资本、人才、应用多方汇聚的盛会。

“崂山区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集聚发展,努力把崂山建设成为全国虚拟现实产业高地和全球创新资源汇聚的重要平台。她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和行业同仁到崂山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共同开创虚拟现实产业的美好未来。”宋宁宁说。

上海百联科创中心资深创新经理王禹舒代表“上海百联科创中心元宇宙数智消费基地”发表演讲。上海百联科创中心元宇宙数智消费基地是百联集团旗下重要的创新孵化平台,自2017年启动以来,致力于推动创新项目落地,塑造高水准的科创生态。 

read-normal-img

百联科创中心始终活跃在创新前沿,已深度布局元宇宙、VR/AR、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通过与园区孵化企业的紧密协作、优势互补,致力于打破科技与消费的壁垒,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技+消费沉浸式消费体验。

示缪文化科技联合创始人周菁主要介绍旗下“XR创新平台”XOSMŌ。XOSMŌ意为“未知的宇宙”,致力于借助AR大空间技术赋能与城市地标、城市文化板块、企业空间的数字化展示与升级。自2024年起,XOSMŌ与视+AR展开战略合作,基于EasyAR Mega超大空间计算技术联手打造 XR城市网络平台,将物理空间转化为数字空间,实现XR城市网络的扩展。

read-normal-img

目前已落地超30个地标项目,包括AR大空间项目“奇幻深海”,天坛祈年殿、合肥科技馆、杭州天目里的AR导览,上海静安文旅的“元宇宙漫游计划”AR剧本游,南京德基18周年的AR打卡等。丰富的实战经验、多平台部署能力以及轻量化、可复用的数字资源,成为XOSMŌ的最大竞争力。

江苏赋助智能科技创始人李炳男代表公司介绍其AI虚拟仿真解决方案及案例。赋助智能是一家专注于XR与AI模拟仿真平台软硬件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针对航天军工、汽车行业、文旅文娱等客户提供AI虚拟仿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飞行仿真模拟器、驾驶仿真模拟器、XR模拟器。在上海、北京、南通、广州等地均设有办公室。

read-normal-img

根据李炳男介绍,其产品包括军用飞行模拟器、军用海上平衡台、5G VR学车模拟器及各种文娱用途的大型虚拟仿真设备。内容则覆盖亲子、教育等多领域,充分服务于商业、消费级用途。此外,还可提供不同种类的定制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空间的个性化需求。

莲藕科技项目负责人李旭介绍了莲藕科技及其与崂山合作的沉浸式文旅解决方案。作为一家专注于元宇宙与空间科技的高新技术企业,莲藕科技已累计获得143项知识产权,自研核心技术覆盖OS系统、渲染引擎、AI交互等模块,具备打造跨芯片平台VR产品的能力。

read-normal-img

本次带来的“崂山沉浸式文旅项目”通过VR技术将“精卫填海”“徐福东渡”“地质变迁”等东方叙事转化为可互动体验,结合定制化硬件与播控系统,构建出兼具文化深度与商业可行性的体验场景。项目还包含文创零售、系统运维、场景导览等配套服务,助力景区打造可复制、可拓展的文旅新业态。

己见信息科技创始人唐宁介绍了己见信息科技及其旗下MixWorld推出的MR空间内容平台与代表作《无象之境》。《无象之境》是基于苹果 Vision Pro打造的东方科幻MR特展,融合空间计算、AIGC与艺术创作,带来沉浸式的未来文明体验。

read-normal-img

观众可在特展中“复活恐龙”“穿越三星堆”“解锁青铜祭坛”等,开启虚实交融的文化探秘之旅。该项目已在SK大厦、世博展馆、正大广场等地成功落地,并获评“最佳文旅解决方案奖”。己见团队致力于打造空间计算时代的人文消费新场景,为文博、商业、艺术等线下空间注入全新生命力。

辛卡司联合创始人白凯夫介绍了其团队打造的沉浸式数字戏剧《再见青花》。该项目以郑和下西洋为背景,结合中国青花瓷的演变历程,通过VR大空间形式构建一场“文物拟人+文化出海”叙事体验。

read-normal-img

项目获得国家博物馆多件明代青花瓷授权,角色设计由清华美院新锐艺术家操刀,动捕团队为《黑神话·悟空》原班人马,配音与音效团队则来自《大鱼海棠》《原神》。项目率先在上海落地,并应用全国首个90M码率5G-A毫米波方案,实现超高清晰度与高并发体验,已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80余家媒体报道,正成为中国文博IP出海的标杆范例。

岩叙科技创始人陆战介绍了其推出的“Agent剧院”XR创作平台。作为一站式虚拟空间内容制作工具,Agent剧院致力于通过AI Agent辅助系统,降低XR内容创作门槛,让每一位普通用户都能成为XR导演。

read-normal-img

平台提供从选角、布景、动作编排到互动发布的完整创作流程,支持Web与XR平台同步部署,兼顾视觉表现力与操作便捷性,填补了XR产业链中“剪映级工具”的缺口。目前岩叙团队已服务于交大校庆等多个大型案例,技术团队涵盖VR操作系统渲染、AI建模、XR交互等方向,具备扎实的落地能力与商业化潜力。

量子像素创始人魏慧民介绍了其打造的混合现实文旅解决方案。作为国内MR内容与空间定位技术的头部团队,量子像素已与多个5A/4A景区展开合作,推出定制化MR体验内容,旗下产品《秦淮夺魁录》、《哇呜!大秦帝国》等能实现无需室内空间,而是实景虚实融合的丰富体验。

read-normal-img

项目采用Meta Quest 3S与自研空间定位与AI互动系统,结合社交媒体裂变营销策略,有效引爆景区流量与二次消费。团队成员来自腾讯、华为、黑神话动捕等行业一线,具备从内容策划、CG制作到全链路运营的完整能力,致力于打造“景区不装修、却全面升级”的MR文旅新模式。

上海大学智能显示终端与装备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高洪跃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推介会,并带来了她们的“光克隆”(Optical Clone)全息真三维显示产品。这种技术的绝对优势:裸眼观看的真三维影像犹如真实物体的“克隆”。在所有三维显示技术中,是唯一将物体全部波面重建的显示技术,其原理是光干涉记录和衍射再现物体三个维度的全部信息,让观者看到的三维图像与真实物体一模一样,因此,其被国际公认是未来终极显示技术(Ultimate Display)之一。

read-normal-img

高洪跃教授团队已研发出动态“光克隆”真三维视频显示终端,未来"光克隆"三维手机、"光克隆"三维电脑、"光克隆"三维电视等很快会走入大众生活,更有望在未来虚拟现实、元宇宙、AI智能等领域广泛应用。 高教授在本次会上表达了愿与虚拟现实界通力合作,共同构建中国独特优势的虚拟现实“大空间”。

智可派副总裁潘峰介绍了旗下多模态交互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工作。公司拥有从算法到本体设计的全栈能力,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机器人伙伴,代表产品包括陪伴机器人A1、双足机器人P1和商用人形机器人X1。 

read-normal-img

智可派在大模型原生机器人操作系统、软硬件开放平台等方面布局,构建了具身智能+多模态交互的机器人生态,为教育、康养、展览等场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平大云筑商务负责人王明阳介绍了平大云筑基于“榫卯”大模型的小布如影AI项目管理平台,聚焦工程建设领域的数智化转型。

read-normal-img

方案结合360全景影像+VSLAM视觉定位技术,实现“可视化云现场”和自动化巡检轨迹,还通过微信群协同管理与大模型驱动的图像识别、知识处理,实现工程进度、安全质量全周期闭环监管,全面提升企业项目管理效率和合规水平。

深湖科技市场负责人徐驰介绍了深湖科技LBE大空间聚合平台及其沉浸式内容生态建设。公司团队深耕XR与AI技术十余年,打造了从技术研发、空间落地到内容制作的全链条体系。代表性平台“天问灵境”融合虚拟实验、文博科普与文旅教育等内容,已服务众多企事业单位,并获“科创中国”等多项荣誉。

境腾科技合伙人俞炜介绍了境腾科技推出的“煎蛋”企业级智能体平台,该平台基于大语言模型打造面向企业真实业务场景的AI Agent工作流系统。

read-normal-img

平台具备知识库构建、多智能体协作、企业系统对接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客服、法务、项目管理、流程协同等场景。境腾科技作为微软、高通等合作伙伴,致力于推动AI与XR融合落地,为政企客户打造可控、安全、高效的智能生产力工具。

虚沅数创始人高海宁介绍了虚沅数打造的“Agentic AI数字员工”平台,聚焦AIGC与XR融合场景。

read-normal-img

其“数字员工”小元支持从文案生成、视频制作、播客配音到虚拟人内容创作,广泛用于内容营销、电商直播、文旅导览等场景。公司具备超写实3D数字人自动建模、AI播报与场景服务一体化能力,目标是打造“可看、可说、可动”的AI员工,赋能企业全链路数智化。

聊豆科技华东区负责人黄洁介绍了BridgeReel推出的AI+视频翻译平台,专为微短剧、慢综艺等出海内容量身打造。

read-normal-img

平台通过AI翻译+配音+情绪同步,快速生成多语种版本,并结合文化适配和人审流程,实现“24小时交付一集剧集”的高效方案。团队来自Agora、讯飞等头部企业,已在泰语、越南语等新兴市场展开测试,致力于降低出海制作成本,加速中国产品“AI出海”。

具身未来销售总监闵梦琪介绍了其推出的四足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公司专注于研发“行业标准化的机器人智能大脑”,聚焦园区、小区、仓储、警用、消防等多场景服务型机器人应用。 

read-normal-img

其核心产品为具备完整感知、交互与任务执行能力的四足机器人,搭载VLA多模态大模型、3D-SLAM地图构建导航技术,以及具身语义理解系统,可实现人机自然语音对话、任务下发与自主执行,并具备路径规划、障碍规避、协同调度等功能。

公司团队来自阿里、华为、中电海康等头部企业,涵盖算法、软硬件、工程实施等多方面专家,致力于打造软硬一体、模块化、高安全、强适配的机器人平台,加速具身智能在工业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落地。

活动结束后,来自XR技术、数字内容、AI等多个领域的参会嘉宾,在现场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项目方围绕各自优势技术与应用场景,与青岛高科园管委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对接洽谈,释放出浓厚的共创氛围。

read-normal-img


read-normal-img

此次上海推介会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元梦山海”大赛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也为XR技术与应用的多维协同提供了现实土壤。依托百联科创中心的生态平台优势,XR+消费的融合探索正在被重新定义。

read-normal-img


read-normal-img


read-normal-img


作为全国推介会的重要一站,上海站的圆满举行为大赛后续赛事推进与落地转化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元梦山海”将继续发挥赛事平台作用,汇聚更广泛的技术力量、创意内容与资本资源,在崂山构建更具活力与深度的XR产业生态,为中国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注入持续动能。